一群孩子嬉笑着跑进图书馆,进入五彩斑斓的绘本世界……这是四川省宜宾市筠连县图书馆晚7点常有的画面。
筠连县图书馆“童心童乐·欢庆六一”绘本课《咚咚咚是谁呀》
县级图书馆作为公共图书馆系统中的最基层单位,是城乡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网络的重要一环。作为四川省首个县级少儿图书馆,近年来,筠连县图书馆坚持探索县级图书馆在“全民阅读”浪潮中的定位与作为,从2018年开始对3岁至6岁幼儿开展公益绘本阅读教育,在实现阅读“从娃娃抓起”的同时带动家长参与,形成文化活动全民参与、文化服务普惠于民的良好局面。
开启阅读新“密码”
如果你是一名基层图书馆工作人员,还在为图书馆“开展什么样的活动,通过什么样的服务吸引读者”犯愁的时候,筠连县图书馆已经找到了一条可推广、可持续的路径——幼儿绘本阅读。
“为什么我们要主推绘本阅读活动?这是我们通过长期实践总结出来的最佳形式。”据筠连县图书馆馆长应元厅介绍。最初,图书馆没有一册绘本、没有任何人接触过绘本活动,甚至绘本是什么都不知道,发展到今天,经历了“探索——失败——重头再来”的苦涩过程。
起初,图书馆围绕“阅读·从图书馆出发”“阅读·在知识分子中进行”“阅读·是写作的沃土”等主题,针对当前群众,分类组织各种阅读沙龙、主题诵读、主题征文、阅读分享会等活动,刚开始大家都觉得比较新鲜,但活动之后往往由于各种因素导致效果未达到预期,借阅的依然只是原有少数忠实读者。转机发生在2017年8月,应元厅在参加国家图书馆举办的原创图画书论坛培训期间,绘本作家朱成梁讲解作品《团圆》时深深打动了他。这让他意识到,一本小小的绘本,不仅能够吸引孩子,还能带动大人共同阅读,这或许将是解锁新时期少儿阅读乃至推进全民阅读的新“密码”。
2018年10月20日,筠连县图书馆开启了第一场绘本阅读活动,由于经验不足,效果并不理想。有着11年从教经验的应元厅带着绘本活动团队从寻找绘本目录、制作PPT课件、怎样报名、怎么授课一项一项去研究。渐渐地,从绘本选择到课堂互动,从吸引注意力到节奏把握,越来越得心应手。报名参加活动的孩子也从几个发展到场地都容纳不下,图书馆从“门可罗雀”变成了“一座难求”。
把阅读变成家风
高人气的幼儿绘本阅读活动亮点到底在哪里?记者了解到,筠连县图书馆绘本阅读活动采取“线上报名+线下开展+网络直播+交流互动”形式,分大(5岁、6岁)、中(4岁、5岁)、小(3岁、4岁)3个年龄段每周各开展2次绘本活动。内容则按照3岁至6岁儿童认知能力和实际需要,采取“3个5”的思路,通过精心策划而推出。
每一堂绘本阅读课,团队不仅会通过“如何导入、重点在哪里、难点在哪里、拓展思维在哪里、怎样结尾”的框架,构思课程的每一个节点,还会融入音乐、舞蹈、绘画、手工、游戏5个元素,按照“科学、健康、文化、礼仪、生活”5个主题轮流选择,让孩子们每周都感到新鲜、每周都有成长。
值得一提的是,图书馆每月还要开展家长专场活动,培训家长如何教孩子读绘本,提升家长对阅读的认识。据悉,这是针对那些把孩子送进绘本馆就开始打游戏、刷短视频的家长设置的。“全民阅读不能推广到了娃娃便戛然而止。”应元厅表示,他们想通过家长专场,让家长认识到自身言传身教的重要性,把阅读变成家风。此外,图书馆还探索举办“你陪我半小时,我陪你5分钟”全新阅读活动。在家长陪孩子参加绘本活动结束后,孩子花5分钟陪家长到图书馆借1本书回家阅读,助力其形成阅读习惯。
全县掀起阅读浪潮
如今,幼儿绘本阅读活动不仅在当地家喻户晓,还走出图书馆,走进幼儿园、特殊教育学校、乡村……搭建起培智儿童、残障儿童学习知识的新桥梁,让偏远乡村的留守儿童也感受到绘本的魅力。随着影响力的扩大,当地多家民营培训机构都开始面向社会开展绘本阅读业务,逐渐形成“市场经济”。
“群众认可是开展此项活动的不竭动力。”应元厅说。2020年四川省青少年阅读现场经验交流与培训会上,筠连县幼儿绘本阅读活动作为优秀案例进行经验交流,现场,应元厅分享了许多感人的细节:每次活动结束,家长都会主动收拾桌椅板凳清理现场;开三轮车的师傅会因自家孩子在图书馆免费学习了绘本,在送其他孩子回家时不收车钱;家住海瀛农村的老奶奶想捐赠1000元给图书馆,原因是读一年级的孙女因为这个活动学习提升了,多次受到老师的表扬……“家长和孩子们因为绘本阅读带来的变化,让我们在绘本阅读这条道路上感觉更有信心、有干劲。”应元厅说。
截至目前,筠连县幼儿绘本阅读活动已累计开展801期,惠及10万余人,帮助6000余组家庭养成阅读好习惯,较好地满足了学龄前儿童公共文化服务需求。同时,带动了县图书馆、乡镇图书分馆阅读人数的提升,增加到访23万余人次,借阅纸质图书2.5余万册、电子资源120万册,在全县掀起了“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新风尚。
(来源:筠连县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