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的意见》,深入实施全省古籍普查,3月5日—12日,第八期四川省汉文古籍普查业务培训班“古籍版本鉴定”专题培训在四川省图书馆(四川省古籍保护中心)开班。本次培训由四川省图书馆(四川省古籍保护中心)主办,四川艺术职业学院承办。来自省内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博物馆、文物保护管理所等42家单位的古籍普查骨干98人参加了此次培训。
课程科学 系统全面
课程围绕古籍版本鉴定量身定制,涵盖刻本、写本的鉴定,古籍原刻与翻刻、初印与后印,活字本的鉴定,佛教大藏经的版本与鉴定,古纸鉴定,书体特征与辨识等专题内容,体系合理、内容丰富,旨在帮助学员逐步掌握古籍版本鉴定的基础知识、提升古籍编目素养,为高质量实施全省古籍普查项目夯实基础。
名师云集 授业解惑
培训历时8天,邀请上海图书馆研究馆员、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陈先行,上海图书馆研究馆员、上海市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郭立暄,天津图书馆研究馆员、中国古籍保护协会古籍版本鉴定委员会委员李国庆,国家图书馆研究馆员林世田,国家图书馆副研究馆员易晓辉,正心金石文化创始人吴炬6位专家开展专题授课。专家们结合实践经验旁征博引、深入浅出,为学员们呈现了一场场丰盛的古籍知识大餐。学员们认真聆听、积极互动,学习热情高涨。
稛载而归 助力普查
培训内容干货满满,学员们获益匪浅。通过培训,进一步提升了学员们的古籍编目能力、版本识别能力、纸张鉴定能力、文字和印章识读能力,解决了学员们在古籍普查工作中遇到的诸多难题和疑问,提高了古籍普查水平。学员们纷纷表示,将以此次培训为契机,全力提升普查数据质量,为全省古籍普查工作有序开展助力。
四川省汉文古籍普查业务培训班从2022年4月第一期开班以来,共计举办了八期,培训学员300余人次,极大提高了全省古籍普查专业队伍综合素质,为扎实做好古籍保护利用、推动全省古籍事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