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9日夜,我国申报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项目成功申遗,至此,我国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的项目数,居世界第一。一盏中国茶,令世界瞩目。
(四川省图书馆藏《茶经》首卷卷端、末卷卷尾书影,上有张大千“大千”“藏之大千”、陈迹“践室长物”、唐岳“十万卷楼”等印鉴)
《茶经》是唐代“茶圣”陆羽撰写的关于茶的专著,也是中国第一部茶学专著,书中记载了茶的性状、品质、产地、采制、烹饮法及用具等,是中国茶学的奠基之作,被誉为“茶叶百科全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四川省图书馆藏《茶经》书影)
(四川省图书馆藏《茶经》书影)
《茶经》版本甚多, 北宋时即有毕氏、王氏、张氏及其家传本等多种版本。自宋代至民国, 历来相传的《茶经》 刊本约有六十余种( 包括日本翻刻本)。南宋以前诸本今皆不存, 现存最早《茶经》之版本系左圭编南宋咸淳九年刊百川学海本, 此后《茶经》的刊刻、钞写多从这里展开, 几为现存所有《茶经》版本之祖本。
四川省图书馆收藏的这部《茶经》即为宋刻百川学海本,版本价值非常高。此本曾经被程邃、金农、张大千等艺术大家和唐岳等藏书名家所收藏,书页上有张大千等名人钤印。明末清初的程邃与清人金农均为书画家、篆刻家,且好收藏;唐岳喜好藏书,逝世后其藏书星散,张大千得其《茶经》,后归于华阳人陈迹。从藏印中可知,该书的递藏顺序,即始于程邃,继而金农、唐岳、张大千,终于陈迹,是一部递藏清晰、传承有序的传世之作。
(四川省图书馆藏《茶经》书影)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中国是茶的故乡,4000年饮茶历史甘甜醇香,让我们在宋代陆羽的“茶世界”里,细细品味茶的魅力!
温馨提示:目前此书已由省图完成善本再造,读者如有线下阅览需求,可前往省图西区5楼古籍阅览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