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23日是第27个世界读书日。世界读书日设立的初衷在于——希望散居在全球各地的人们,无论你是年老还是年轻,无论你是贫穷还是富有,无论你是患病还是健康,都能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都能尊重和感谢为人类文明做出巨大贡献的文学、文化、科学思想大师们,都能保护知识产权。
节日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纪念,更在于在这一天做具有相同意义的事,从而形成强大的共识生长力和行为影响力。世界读书日的到来,既是一个提醒,也是一份倡导。以书为伴,让阅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我们拥有的,将会是强健的精神筋骨,我们收获的,将会是丰盈的精神生命。
《读书是最对得起付出的一件事》
年轻人,让家里有个角落放书吧。
年轻的父母,让孩子看到你们认真读书的样子吧。
——梁晓声
梁晓声是当代中国真正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也是一位不愿“出书”的作家。对于自己的书,他给予的评价是“有影响的,但不是畅销的书”。也许是因为他总是愿意用深刻的文字直白地剖析时代与社会的痛点,不留情面。
说到“读书”,梁晓声依旧没有华丽的词藻堆砌,只是用平实却诚恳的语言在与我们对话,以一个读书受益者的身份向我们日益脱离阅读与书籍的社会投掷一粒石子,即使声响儿不大,但也能漾起波纹。“读书吧!”这仿佛是他最爱说也最想说的话了。
《如何阅读一本书》
不论基于什么理由,最聪明的做法都是
从你最感兴趣的书开始读。
——莫提默·J. 艾德勒、查尔斯·范多伦


这是一本有关阅读的永不褪色的经典。阅读的目的是获得心灵层次的理解,对事物的思考方式和深度,由一到多的去理解更多的东西。一本书出现在你面前时,肌肉包着骨头,衣服包裹着肌肉,可说是盛装而来。你用不着揭开它的外衣或是撕去它的肌肉,才能得到在柔软表皮下的那套骨架。但是你一定要用一双X光般的透视眼来看这本书,因为那是你了解一本书、掌握其骨架的基础。不懂阅读的人,初探阅读的人,读这本书可以少走冤枉路。对阅读有所体会的人,读这本书可以有更深的印证和领悟。
《为什么读经典》
经典是每次重读都像初读那样带来发现的书,
经典是即使我们初读也好像是在重温的书。
——伊塔诺·卡尔维诺


经典是什么?为什么要读经典?经典不仅能提升我们的认知,更能让我们不断触摸真实的自己。
一本经典,是能在我们不同阶段去阅读时,有不同收获和思考的。读一遍的不是经典,每次读就只有一种感受的,也很难成为经典。
《为什么读经典》是进入经典世界最好的入门书。在这里,卡尔维诺向我们开放他不拘一格、兼容并蓄的秘密书架,娓娓道来他的理想藏书。凭着热忱和智慧,卡尔维诺让文学作品在读者面前呈现千姿百态的魅力。
没有学院术语和新闻报道的油嘴滑舌,博学而非炫学,充满了对文学真正的热情。正因为此,这本书打动了世界上成千上万的读者,无论他们是首次阅读,还是以一种新的方式重读。
苏东坡说:“三日不读书,则义理不交于胸中,对镜觉面目可憎,向人亦语言无味。”
读书的时候,我们的心灵会变得更加辽阔和宽广,坚韧而顽强,也使我们获得温馨、宁静的内心世界以对抗外部世界的喧哗和浮躁。阅读之所以能给人以力量、给人以希望,也正在于此。
关注“四川省图书馆”微信公众号,选择子菜单“在线服务”,点击“数字资源”,可访问更多的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