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联合四川省图书馆、天津图书馆、上海图书馆等14家单位联合在线发布古籍数字资源,免费服务大众阅览和学术研究。国家图书馆副馆长、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副主任张志清出席发布仪式并致辞,四川省图书馆馆长助理吴红颖、特藏部主任杜桂英应邀参加了此次发布活动。
古籍保护的目的在于利用,图书馆作为古籍收藏的主要机构,在保障国家文化资源安全、揭示古籍文献资源方面肩负着重要的使命。此次四川省图书馆发布地方特色古籍资源16种349册,内容以展示巴蜀独特的文化传统与蜀中特色文献为主,如明杨经刻本《华阳国志》、宋育仁《重修四川通志稿》等,是蜀地文献的珍品。其中尤以李一氓先生捐赠藏书为重,各代《花间集》从明清至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共计26种版本,此次将精选其中的九种在平台开放;清初刻本《水浒叶子》作为我馆李一氓藏书中极具代表性的一种,是极负盛名的版画杰作,也在此次开放之列。
古籍数字资源的在线发布与共建共享,开创了古籍服务新模式,极大地促进了古籍传播,对于揭示和坚守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坚定和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四川省图书馆将继续秉承“保护古籍、传承文明、服务社会”的宗旨,积极落实《“十三五”时期全国古籍保护工作规划》,在坚持公益性基础上,不断加大对馆藏古籍文献的数字化建设和数字资源开放力度,完善并丰富古籍数字资源平台,以更加开放的态度共建、共享数据和资源,使古籍里的文字真正“活”起来,为保障国家文化资源安全、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四川省图书馆官网入口:http://guji.sclib.org/
由在线展览板块或者古籍保护中心板块进入:
另:古籍平台VIP功能所涉及文献尚在调试中,暂不开放。
四川省古籍保护中心
2018年9月29日